ENGLISH 现在是:

image.png

记者媒体

上海探索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新机制记者媒体

时间:2015-12-30   出处:国知局网站  作者:  点击:
探索“2+1”审判模式,构建“四位一体”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有机衔接诉讼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

上海探索知识产权专业审判新机制

2015年12月28日,是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运行一年来,该院在审结一批技术性强、具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案件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的有效途径。

如何达到上述目的,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专业化审判。该院在日前发布的《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发展规划(2015-2017)》(下称《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打造成以“专业化、国际化、权威性、影响力”为发展定位的新兴法院,而专业化审判理念更是贯穿通篇。

“自成立伊始,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以专业化改革发展为导向,探索知识产权案件专业化审判程序和审理规则,不断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有机衔接诉讼与非诉纠纷机制,构建起专业审判新格局。”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吴偕林在该院成立一周年之际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探索专业化审判程序

据记者了解,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的法官,是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统一组织下,面向上海市三级法院公开选拔、择优遴选的,他们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工作经历均在8年以上。

但12名法官毕竟来自不同法院,如何解决审判思路不统一的问题?“我们突破了原来按照地域进行管辖的中级法院的分工特点,对审判业务庭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确保每个审判庭之间、合议庭之间法律适用的统一。根据《规划》要求,以案件类型作为划分标准,一庭主要负责审理专利、著作权和反垄断案件;二庭负责审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商标、不正当竞争、驰名商标认定案件。”知识产权审判一庭庭长刘军华向记者介绍。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仅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类案件。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遵循知识产权民事、行政“二合一”的法定管辖,同时结合上海法院多年来积累的“三合一”审判经验优势,继续把好知识产权案件法律适用统一关,成为摆在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据吴偕林介绍,12月22日,上海三中院受理的首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张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判决。“该案中,上海三中院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跨界’组成合议庭,由知识产权审判庭的法官参与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审理,以确保知识产权民事、刑事及行政案件的裁判思路统一,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吴偕林表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利用合署办公的特殊组织机构,探索以“2+1”模式,即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类案件和上海三中院受理知识产权刑事类案件,从而间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判,这是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较北京、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所具有的独到优势。

据悉,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下一步将根据涉自贸区案件发展趋势和特点,探索成立涉自贸区案件专项合议庭,并根据专利、计算机软件等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案件类型特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专项合议庭运行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专业化审判格局。

构建专业化审判机制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启动了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智库”建设,先后聘请了18名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和18名特邀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充实专业陪审员队伍。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特邀咨询专家制度是知识产权法院智库建设迈出的重要一步。

然而,“智库”建设仅是构建专业化审判机制的一部分。据了解,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一年以来,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类一审、二审案件共计1586件,审结996件。在受理的案件中,包括专利案件429件、商标案件111件、著作权案件894件、不正当竞争案件32件、植物新品种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其他案件120件。“知识产权案件中涉及专利、技术秘密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案件占一审案件的92%,这些技术类案件事实查明难度大。运用‘四位一体’的技术事实查明手段,能进一步确保专业、公正裁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黎淑兰表示。

所谓的“四位一体”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即包括技术鉴定、技术调查、技术咨询和专家陪审等在内的四类不同主体通过机制建设有机结合,根据各自的角色分工和工作机制,构成一体化的技术事实调查认定体系。“今后,涉及到复杂的技术事实认定案件,将根据案情需要采用其中几项措施,即一案包括技术鉴定、调查、咨询及专家陪审的多种组合措施,破解知识产权案件中较为突出的技术事实查明难题。”吴偕林表示,“根据《规划》要求,技术调查官参与办案的配套规则等已经出台,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官运行机制,提高技术事实认定的客观、准确和高效。”

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

除积极探索专业化审判格局、构建专业化审判机制外,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还着力推进专业化法制建设。据了解,每月26日是“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陈惠珍法官工作室”在上海市张江园区工作室的对外开放日。届时,该院知识产权审判二庭庭长陈惠珍将根据司法实践中总结的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环节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

“目前,工作室开门接待已成常态化,之后我们还将深入园区开展讲座、巡回调解等。”陈惠珍表示,该项服务是落实《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服务保障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增强知识产权审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与矛盾化解。”据吴偕林透露,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与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等7家社会机构签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合作协议》,提升调解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促进诉讼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并与同济大学合作,启动知识产权审判公信力评估项目,委托其对审判公信力进行评估,以促进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专业化审判能力。

业内专家认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一年以来,在理念、制度、机制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作为改革试点法院的创新精神和专门法院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了司法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知识产权报 作者 胡姝阳)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知产法网)主编


蒋志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院、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2014年、2015年受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和加方科技部邀请参加知识产权法律和创新论坛并演讲,2013年12月获得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