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提供专车服务行政处罚案”作为“互联网专车第一案”,引起记者关注。对于此案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旭华认为,电子商务进入传统行业势不可挡,法律应与时俱进。关于专车的合法性问题,似乎成了这一电商模式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电子商务以强势的方式介入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既得利益者奋起反抗,法律服务应当与时俱进,更加专业化服务。
“浙江省第一起利用微信平台售假入刑案”的主角是近来发展迅速但模式备受争议的微商。从2013年5月起,微商何某开始通过两个微信号,在朋友圈发布各大名牌包包手表和高档化妆品的信息,之后被用户举报售假。何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被处罚金人民币(6.2082,?0.0014,?0.02%)6万元。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认为:在微信朋友圈里开微店做生意,对店家来说交易快捷成本小,但对买家来说却是维权艰难风险大。由于微商不具备经营的合法执照、资质和证件,也不像淘宝网购那样具有第三方担保的安全交易平台,大多属于暗箱操作的私售行为,因此,通过微信交易一旦出现纠纷,不能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又由于缺乏交易凭证或者是碍于朋友间面子,这些都增加了通过民法维权的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电商平台要负起责任,加强自律和内部的监管,微信电商模式要健康发展,应让规范的营销机制先行。而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这种类似个人账户的网上营销行为应当尽快纳入到法治的框架中。”董毅智表示。
记者了解到,报告不仅解读了电商领域的典型法律案例,同时还统计发布了包括电商立法、“微商”营销机制、电商征税、信息泄露、电商售假、商标抢注、不正当竞争、网络实名制、虚假交易、P2P跑路在内的“2014-2015年度十大电商法律关键词”。(记者 赵晔娇)